1. 首页 > 新闻资讯  > 人工智能威胁就业安全?“AI教父”呼吁实施普遍基本收入,马斯克回应:未来将会是普遍高收入【附人工智能人才现状分析】

人工智能威胁就业安全?“AI教父”呼吁实施普遍基本收入,马斯克回应:未来将会是普遍高收入【附人工智能人才现状分析】

图片来源:摄图网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就业岗位将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岗位可能会被自动化和机器人取代,而对于高技能、高智力的岗位需求将会增加。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也将催生新的就业机会,如数据分析师、人工智能工程师等新兴职业。因此,人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和知识,以适应未来就业市场的变化。

被誉为“AI教父”的多伦多大学名誉教授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去年从谷歌离职,并对AI带来的风险发出警告,他坦言,对毕生所研究的东西感到后悔了。辛顿形容称,AI聊天机器人所带来的某些危险“相当恐怖”。他现在警告说,人工智能可能会导致失业,并呼吁实施普遍基本收入。

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辛顿表达了他对人工智能对就业安全的影响的担忧。他建议政府应该考虑实施普遍基本收入,以解决人工智能导致的失业所带来的潜在不平等。

辛顿还强调了不受监管的人工智能的潜在风险,他指出,目前的发展轨迹可能会导致人类面临“灭绝级别的威胁”。他还建议,禁止AI的军事用途可能是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一位X用户分享了辛顿的这番言论,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回应称:“将会有普遍高收入(不是基本收入)。”

回看人工智能行业就业现状分析:

——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供不应求

根据脉脉发布的《2023人工智能人才洞察报告》,截至2023年8月,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岗位数量已经达到了2022年全年的水平。随着新岗位数量的增加,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2022年,人工智能行业的人才供需比为0.63,而在2023年1-8月,这一比例下降至0.39,相当于5个岗位竞争2个人才。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相关数据,人工智能不同技术方向岗位的人才供需比均低于0.4,说明该技术方向的人才供应严重不足。从细分行业来看,智能语音和计算机视觉的岗位人才供需比分别为0.08、0.09,相关人才极度稀缺。

相对国外,我国高校人工智能培育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学科和专业加快推进,多层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逐渐形成。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

2019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建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资格。

——人才培养政策更倾向基础层与复合型人才

相较于国外,我国高校人工智能培育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我国在人工智能学科和专业加快推进,多层次地促进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成。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2019年,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得首批人工智能专业建设资格。2020年3月,教育部再次审批通过180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

2020年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印发《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构建基础理论人才与“人工智能 X”复合型人才并重的培养体系,着力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水平。2020年3月,科技部等部门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提出要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

从政策上的颁布可发现,我国人工智能人才政策越来越重视人工智能基础层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预测,未来两年,对于发达经济体而言,人工智能可能会影响60%的工作岗位;而对于全球所有国家而言,人工智能可能将冲击40%的工作岗位。

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面,国际核能院院士张勤表示,一方面要吃透其他国家的发展技术,另一方面要培养年轻人的思考能力,“自己从最基础的东西来想,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他更赞成、鼓励年轻人放弃一切固有模式,敢于跳出“三界外”,思考问题本质。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