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新闻资讯  > 北京发布算力设施建设方案:力争2025年算力规模达到45EFlops【附智算中心行业前景分析】

北京发布算力设施建设方案:力争2025年算力规模达到45EFlops【附智算中心行业前景分析】

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智算中心正逐步成为推动AI产业化、产业AI化和政府治理智能化的核心动力。

近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北京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旨在通过构建完善的智算基础设施,推动北京市乃至京津冀蒙地区的AI产业创新应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算产业创新应用高地。

《方案》明确了北京市未来几年的智算产业发展方向,即以智能算力为主导,协同新一代超算、云计算、区块链等多元技术,共同构建城市算力供给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亦庄等关键区域将成为E级智能算力高地,率先推进两个10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次数)大规模智算集群的建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大模型训练和推理算力需求。

智算资源供给的集群化是《方案》中的一大亮点。此举旨在改变过去智算建设“小、散”的局面,通过集中建设一批智算单一大集群,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智算能力的规模化、高效化供给。根据规划,到2025年,北京市的智算供给规模将达到45EFLOPS,为AI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随着智算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北京市还将致力于实现智算软硬件产品的全栈自主可控。这意味着,从硬件到软件,从基础架构到上层应用,都将具备自主设计、研发和生产的能力,从而确保智算中心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到2027年,北京市将具备100%自主可控的智算中心建设能力,有效支撑对标国际领先水平的通用和行业垂类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

我国智算产业是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计算和分析,旨在提高效率、创新和解决现实问题的产业。智算产业在我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资,涵盖了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医疗健康、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智算产业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智算中心市场规模情况

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加速发展带动数据量爆炸式增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行各业,我国算力结构也随之不断演化,对智能算力的需求与日俱增,国内智算中心加快布局。

根据中国信通院统计,截至2023年6月,全国已投运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达25个,在建设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超20个。地方依托智能计算中心,一方面为当地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普惠算力,支撑当地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另一方面结合本地智能产业发展需求,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创新。

根据《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近年来中国智能算力增长迅速,2021年增速超85%,2022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换算为FP32)达到178.5 EFlops,增速高达71.63%。根据IDC披露的信息,2023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增长率为33.9%,由此测算出2023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到239EFlops。

智算中心在数字时代承担着重要使命

智算中心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快速增长的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支撑,在推进AI产业化、赋能产业AI化、助力治理智能化、促进产业集群化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是数字经济时代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

智算中心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潜力最大

根据IDC和浪潮信息联合发布的《2022-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当前,人工智能在智慧交通、智慧金融、生物识别等领域的应用较为成熟。未来,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智慧科研、AIGC等领域的发展潜力较大,其中自动驾驶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应用场景。作为支撑人工智能应用的关键基础设施,智算中心汇聚数据、算力、算法等要素,助力自动驾驶快速发展。

此次《方案》的发布,为京津冀蒙地区的智算产业创新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随着智算中心的加快建设,预计将有更多的AI创新应用涌现,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将为政府治理的智能化提供重要支撑,助力构建智慧城市、智慧社会。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数据中心(AIDC,智算中心)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