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又来施压 大众集团CEO后院起火 保时捷或迎来换帅
大众史上首位双料CEO的title,或许要卸掉一个了。
不久前,大众汽车周二在沃尔夫斯堡总厂举行员工大会上,大众汽车工会负责人Daniela Cavallo直接呼吁,结束其首席执行官奥博穆(Oliver Blume)的双重职位。
来自工会主席的抗议不是小打小闹,要知道奥博穆的上一任CEO迪斯,也是因为工会的不满而导致下台。
截至现在,奥博穆(Oliver Blume)同时担任大众集团和保时捷首席执行官已经长达3年,这种“双面CEO”的身份争议,自奥博穆上任大众CEO之时便从未停下。
就在前几天,据海外媒体的报道,奥博穆已经和大众集团监事会主席、工会和保时捷·皮耶希家族的代表已经进行了对话,主旨就是,奥博穆卸任,而后专注于大众集团CEO职务。同时,保时捷开始寻找新的CEO人选。
这么来看,保时捷换帅或许是大概率事件了。
01 “双料CEO”的争议
“首席执行官不能只在沃尔夫斯堡工作半天,其余时间都在保时捷度过,这种状况必须结束!“
大众汽车的工会主席Daniela Cavall在大会上的发言相当直白,就是要求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布鲁姆(Oliver Blume)放弃双重领导职位。
这一幕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大众集团的前任掌门人迪斯(Herbert Diess),也是奥博穆的上一任,就是在与工会的强势对峙中,失去了双重CEO身份,而后执掌的中国区业务也被剥夺,最终被迫下台。
在具备多重CEO身份这一点上,现在的奥博穆与迪斯相似,不过现在的奥博穆权力更大, 在2022年9月,奥博穆接替迪斯执掌大众集团后,其一直兼任大众集团CEO和保时捷CEO,这在大众集团中还是历史首次。
更大的权力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精力同时放在两个品牌上,但是不少人认为奥博穆分身乏术。
比如工会主席Daniela Cavall,在他看来,整个大众集团不能权力分散,“大众汽车必须重新成为整个集团的核心,我们是母公司,子公司是我们的女儿,但遗憾的是,目前的情况并不是这样。”
另外还表示,品牌可以表现出“品牌自私和竞争意识”,但仅限于对外竞争,而不能在内部表现出来。为了确保这一点,需要制定明确的准则,“最重要的是,集团董事会必须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大众汽车已经无法承受单个品牌单独行动的情况了。“
事实上,奥博穆的双重CEO身份,已经不是第一次引起争议,在其接任大众集团CEO的第一天,就一直受投资者和分析师微词,但当时只是少数投资人对“双重身份”提出质疑。
不过,奥博穆始终坚持认为,兼任大众集团和旗下品牌保时捷CEO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冲突。甚至表示担任两个角色是完美的互补,“领导一个集团与单一品牌的运营管理有很大不同,对我个人来说,将这两个角色联系起来是一个关键的、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有利于大众汽车集团和保时捷的长期成功,密切参与公司的流程和技术,以便能够在集团内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还表示,保时捷成功上市后,自己的双重角色将对双方的发展带来很大优势,
确实,当时的奥博穆从2015年开始便出任保时捷CEO,是任职最长的保时捷CEO之一。2022年至2023年,在奥博穆的掌权下,保时捷是传统车企转型中的唯一逆向生长的品牌,而且,保时捷IPO的成功,是自1996年德国电信上市以来德国史上第二大规模首次公开募股。
彼时功劳傍身的奥博穆,在当时看来,的确有资格继续留任保时捷CEO,但随着保时捷的业绩一路走低,股价也大幅下跌,要求奥博穆放弃两家公司其中一个CEO职位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有投资机构已经在股东大会上公开表示,“双职结构”不符合现代企业治理准则,尤其在两个分别独立上市的公司之间共用CEO,可能导致利益冲突与问责机制弱化。
奥博穆也曾多次以保时捷即将进行的转型交替为理由,说明自己为何必须留在保时捷“我们正在进行董事会重组和代际交接,这些变革都需要有人手支撑,关键的是,目前的领导架构对两家公司都有好处。”
同时还表示,双重CEO的身份并不是永久的,但其自己也没有设定明确的结束时间。
02 保时捷要迎来换帅?
但自今年以来,保时捷出现的经营危机,恰好成为了迫使奥博穆卸任的“契机”。
2025年,绝对是保时捷近年来压力最大的一年,根据财报,2025年上半年保时捷的总营业收入为181.6亿欧元,同比下滑6.7%。
营业利润从去年同期的30.6亿欧元骤降67.1%,至10.1亿欧元,汽车业务利润更是从去年同期的29亿欧元,下滑至8亿欧元,销售回报率(RoS)从去年同期的15.7%大幅滑落至5.5%。完全偏离此前“Road to 20”提出的18%-20%回报率目标。
销量数据来看,保时捷在多个关键市场的销量都出现下滑,上半年,保时捷全球销量为14.64万辆,同比下滑8.8%,其中德国和中国市场出现大幅下滑,德国下滑23%,中国下滑28%,中国直接跌成第四大市场。
似乎一夜回到十年前的水平,同时因为不佳的业绩表现远低市场预期,直接导致了保时捷多次下调全年指引,销售回报率预期从最初的10%-12%最终降至5%-7%。
面对业绩压力,保时捷启动“重新校准”计划。按照计划,保时捷到2029年裁员3900人,通过自然减员、限制招聘等方式优化成本结构。另外,保时捷被迫从“纯电先行”开倒车至“动力系统并行”,宣布延长燃油车和混动车型的生命周期。
随后保时捷就宣布,对高性能电池子公司Cellforce进行重组,放弃自研电池生产计划,转而将其转型为独立的研发部门。
与此同时,Cellforce现有的286名员工中,减员7成,约有200人将被裁撤,仅保留约80人的小型研发团队。
尽管保时捷的上半年业绩,是受到电池项目失利,美国关税政策,电车需求疲软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当大环境和形势不好,业绩下行时,奥博穆的双重身份,就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不久前,就有外媒报道,5月份,保时捷的投资者再次在股东大会上呼吁奥博穆卸任保时捷CEO,而这一次保时捷·皮耶希家族内部,也对奥博穆兼任大众和保时捷CEO有了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