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相关文章
-
交强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2024年,金融监管总局指导保险业持续做好交强险保障服务工作,推动扩大保险覆盖面,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水平,交强险功能作用持续发挥。...
-
险资最新重仓股出炉!这一行业受青睐
数据显示,二季度,险资对中信银行、京沪高铁、中国电信进行增持,增持股份数量均超过2亿股,对苏州银行、中国建筑、华菱钢铁、洛阳钼业、四川路桥等个股增持股份数量均超过1亿股。 与2025年一季度末相比,二季度,险资新进成为...
-
上市险企中报观察:AI赋能保险业降本增效
中国太平聚焦六大“数字 ”场景实施96个重点项目,打造AI助手等大模型应用场景,风险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常见气象灾害24小时实时预警,提前规避潜在风险。 AI赋能未来可期 AI在保险业的深度应用离不开海量数据与核心技术平台...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首台(套)首批次综合保险示范条款及配套的承保理赔服务指引
这是保险业贯彻落实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完善科技保险政策体系,推进科技保险发展,切实服务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本次发布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综合保险示范条款(试行)包括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责任保险、质...
-
新华保险管理层解读中报:转型成效明显 价值持续提升
鸿鹄基金三期进展顺利 作为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首批试点,新华保险联合中国人寿等相关机构发起设立险资首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即鸿鹄基金)。截至目前,鸿鹄基金已经成立三期。新华保险作为主要参与方之一,分别对三期鸿鹄...
-
最懂股市的险企董事长杨玉成 曾单月将前7月保费降幅6%拉正
当年12月,新华保险收到金融监管总局《关于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杨玉成任职资格的批复》(金复[2023]496号),金融监管总局已核准杨玉成担任新华保险董事长的任职资格。 新华保险保费收入增速曾于2024年8月出现一次大...
-
中国人寿下半年这样投:A股港股双轮驱动
收益方面,上半年实现总投资收益1275.06亿元,总投资收益率3.29%,净投资收益率2.78%,在债券利率处于低位、优质资产稀缺的环境里,收益保持稳定。权益投资成为关键增长引擎,中国人寿稳步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公开市场权益规模较...
-
五大险企上半年投资成绩:股票配置“乘势跃升”,规模增长近29%
记者 冯超男】当前,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悉数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在中国太保副总裁苏罡看来,固定收益投资方面,短期来看利率水平基本企稳,长期来看依旧存在下行空间。...
-
9月起,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
记者查询获悉,多家寿险公司已调整新备案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最高值。其中,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为2.0%,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为1.75%,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最高值为1.0%。这也是8月底保险代理人说“...
-
4家上市险企中期分红近300亿元
此外,中国人寿、中国人保、新华保险分别拟派发中期现金股利67.27亿元、33.17亿元、20.9亿元,4家公司合计分红金额约为293.36亿元(含税)。 在浙大城市学院副教授林先平看来,本次四大上市险企合计约293亿元中期分红属“稳...
-
人保财险签发全国首批专利产业化综合保险
该企业在推动专利产业化过程中,面临和众多科创企业同样的困境:前期研发投入大,一旦转化失败损失难以承受;核心专利易遭侵权,维权的调查和法律成本居高不下,这些痛点让企业在技术转化中常感“如履薄冰”。专利产业化综合保险...
-
新华保险积极参与长期资金入市试点改革 鸿鹄基金三期计划累计出资462.5亿元
在固定收益投资方面增加长久期债券品种,尤其长久期地方债的配置,降低再投资风险。另一方面我们加大或者积极配置可转债、债券基金、REITS等多元化策略,拓展收益来源,公司资产配置结构优化效果初步显现。 三是以资产负债联...
-
保费、利润、新业务价值均两位数增长 新华保险交出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
上半年,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212.62亿元,同比增长22.7%;其中长期险首年保费收入396.22亿元,同比增长113.1%;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收入255.28亿元,同比增长64.9%;长期险首年趸交保费收入140.94亿元,同比增长353.3%;续期保费收...
-
中国太保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至278.85亿元 新业务价值实现快速增长
深耕养老金融,养老金管理规模实现近两位数增长,成功入选雄安人才年金项目,加快商业养老保险业务拓展,持续丰富产品供给,商保年金新保规模大幅增长。 展望未来,中国太保将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功能使命,以深化改革推动新旧...
-
中国人保上半年经营业绩创新高 旗下子公司各推新招共促高质量发展
健康险经营赛道将不断拓宽,保持快速发展。具体来看,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负担仍较重,大病保险、惠民保可持续发展机制持续完善,DRG改革和“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带来差异化院外医疗需求,多层次的医疗险、疾病险仍有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