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华基金闫思倩: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积极拥抱万亿市场机遇
回顾历史,从工业革命到信息时代,技术进步一直在重塑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如今,AI时代的到来也预示着一场全新的技术革命正在悄然展开。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让人类与机器人的共生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鹏华基金深刻洞察行业变革,坚定看好中国科技崛起的长期趋势,致力于在此进程中为投资者创造更丰厚的价值。
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三部总经理、投资总监、基金经理闫思倩分析表示,AI代表了一种可能持续5-10年的长期科技趋势。该判断不仅基于当前AI技术仍处于快速演进的初期阶段,更在于其作为底层核心技术,有望革新各行各业的工作模式以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换言之,在接下来的十年里,AI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尤其是机器人技术,闫思倩称之为中国制造业实现重大突破的关键领域,也是全球工业革命的重要一步。随着AI的进步,机器人正在从简单的生产线助手转变为能够执行复杂任务的高度自主设备。这一转变预示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例如谐波减速器,尽管目前面临量产挑战,但一旦克服这些问题,数据测算其市场规模预计近千亿。而整个机器人产业链的价值更是不可估量,市场空间或有望达到万亿级别。
“核心零部件技术突破 规模量产是行业需求启动的前提。”闫思倩认为,2025年系机器人量产元年,工业场景优先量产。机器人行业处于量产阶段前夕,目前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安全巡逻、物流配送、服务行业等特定领域开展了小规模商业试点。
闫思倩深耕相关产业链的研究与投资已经多年,早在2023年三季度,她就在新能源汽车纵深产业链条中,将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驾驶等前沿科技领域列为重点关注方向,并进行了战略性布局。
作为中国公募基金行业“老十家”之一,鹏华基金更是始终将自身发展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从新兴成长投资的先锋逐步迈向科技投资共同体。公司构建起“主动深度研究 被动精准工具 跨市场联动”的科技投资立体化矩阵,旨在通过专业化的研究能力和精准的资产配置,为投资者提供一键布局科技板块优质资产的便捷工具。
目前,鹏华科技投资共同体已形成涵盖多主题、多市场的产品体系:主动管理方面,布局了聚焦新兴成长、泛科技、AI 、新能源等方向的产品线;被动指数产品也覆盖科创板、创业板、港股通及人工智能产业链等多个细分领域,全面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需求。
在当前经济新周期下,贸易战与外需压力是今年的主要挑战,国内经济仍在下行。预计政策将通过逆周期调节措施实现经济的有效回升。财政支出仍有上升空间,预计到年底经济有望开始触底改善。当前,外围环境、流动性、基本面都在寻底的过程中。整体而言,市场或更适合哑铃策略:一端配置于红利价值类资产,另一端聚焦于科技成长型资产,尤其是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待经济企稳回升,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双宽松,市场慢牛机遇可期,政策支持将是助力经济有效回升的关键因素。
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