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资产配置趣谈集|FOF破局求变,鹏华基金持续升级投研体系迎战多资产2.0时代

资产配置趣谈集|FOF破局求变,鹏华基金持续升级投研体系迎战多资产2.0时代

  近年来,公募FOF行业加速迈向2.0时代,资产配置呈现出多元化、全球化、工具化的趋势。在此进程中,鹏华基金基于中国特色资产配置框架,构建“多维能力体系”,通过QDII产品拓展全球配置边界,借助ETF提升组合管理效率,并引入黄金ETF等另类资产增强组合韧性。其自主研发的“动态贝塔调节系统”,通过对ETF工具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风险收益特征进行量化建模,助力战术资产配置更加灵活精准。鹏华基金立体化资产配置能力建设,为FOF下一阶段的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参考。

  华泰证券数据显示,2020至2024年,公募FOF持续拓展底层资产配置。其中,商品型基金配置比例从20.16%上升至49.40%,QDII股票型基金从25.81%增至65.93%,QDII债券型基金则从4.03%跃升至32.06%。截至2024年末,已有8.27%的FOF配置REITs资产。在投资工具方面,被动型基金日益受到重视,股票指数型和债券指数型基金持仓占比分别从70.97%、35.48%提升至86.69%、60.69%,其中ETF配置尤为突出,90.73%的FOF持有ETF,配置规模占16.69%,远超全市场11.93%的平均水平。多元资产配置趋势有效丰富了FOF的风险收益结构,增强了其应对不同经济周期的能力。

  鹏华基金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理念,围绕不同风险偏好、生命周期及资金属性,打造多层次FOF产品线。目前,鹏华基金已形成目标日期型(TDF、目标风险型(TRF与主动配置型并行的产品矩阵,充分满足个人投资者及银行保险等机构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养老目标基金作为鹏华FOF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品设计上亦有亮点。例如采取“下滑轨道”策略的TDF产品,随着目标日期临近逐步降低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契合投资者生命周期中风险承受能力的变化趋势;而TRF产品则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设置权益上限,提供定制化选择。

  此外,鹏华还积极探索专户FOF/MOM业务,通过灵活的产品结构和多元资产配置方案,为高净值客户和机构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覆盖高、中、低多个风险层级,具备较强的市场适应性和可拓展性。

  在投资理念上,鹏华基金坚持“立足中国、放眼全球”的双重视角,既深挖本土市场结构性机会,也积极拓展海外资产配置,努力提升组合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投研团队一方面高度重视A股市场的基本面研究,结合宏观周期、产业趋势和估值水平动态调整大类资产配置。在2022-2024年结构性行情中,适度超配煤炭、黄金、低估值央国企央企改革、银行等战略价值具备稳定现金流和政策支撑的资产,低配新能源、消费中部分高估值板块,力求在控制波动的基础上增厚收益。

  另一方面,通过QDII工具积极拓展海外配置边界,将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的优质资产纳入视野,如今已在养老目标基金系列中初步形成跨市场、跨币种、跨资产类别的全球化配置能力,协助投资者实现更广泛的分散化投资。

  为支撑多元化、全球化与工具化的投资实践,鹏华基金建立了涵盖战略资产配置(SAA、战术资产配置(TAA、风险管理、基金经理筛选及工具化配置在内的系统化FOF管理体系。在资产配置层面,提出“资产配置的分形艺术”方法论,根据不同时间维度反推资产权重,构建从长期到中期再到短期的配置逻辑链条,确保组合既能匹配战略目标,又能灵活应对短期波动。

  风控方面,建立贯穿前中后台的风险管理体系,嵌入产品设计阶段的风险约束机制,依托量化模型进行实时监测,并引入夏普比率、最大回撤、波动率等指标全面评估组合表现;在基金经理筛选上,构建全覆盖、多因子基金库体系,涵盖风格识别、超额收益能力、换手率、持仓集中度等维度,保障所选基金管理人具备可持续的阿尔法创造能力;工具化配置方面,自主研发“动态贝塔调节系统”,通过对ETF等被动工具的风险暴露进行量化分析,辅助基金经理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显著提升战术配置效率和极端市场下的适应能力。

  未来已来,FOF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更具想象力的阶段。随着多元资产整合加速、工具化配置深化和全球视野拓展,公募机构正站在从产品驱动向能力驱动跃迁的关键节点。鹏华基金的实践表明,唯有持续打磨系统性配置能力、强化投研支撑、贴近客户真实需求,才能在这一轮行业变革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而整个FOF生态的成熟,也将为投资者带来更丰富、更高效的资产配置选择。

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