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发布会介绍60年发展变迁 西藏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国新办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介绍,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实现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性巨变,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
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2024年,西藏自治区生产总值达到27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是1965年的155倍,年均增长8.9%。“60年的发展历程中,全区生产总值达到第一个千亿元用了50年时间,而第二个千亿元仅用了6年时间。”王君正说,今年全区生产总值有望突破3000亿元,达到第三个千亿元目标。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王君正介绍,西藏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彻底摆脱了千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率先实施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公费教育。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区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2.5岁。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民生底线进一步兜牢。2024年,西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5444元,是1965年的121倍,年均增长8.5%;农牧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578元,是1965年的199倍,年均增长9.4%。
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向好。“各族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保持在99%以上。”王君正说,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广泛深入,7个地(市全部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地(市;固边兴边富民行动扎实推进,边境村庄基础设施、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确保了边防巩固、边境安全、边民幸福。
世界屋脊不再是“孤岛”。从青藏、川藏公路通车,到青藏铁路建成运行、“复兴号”飞驰雪域高原,西藏告别了“人背畜驮”,初步建立起涵盖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综合交通网络。王君正介绍,截至2024年底,西藏公路通车总里程和铁路运营里程分别达到12.49万公里、1359公里,国际国内航线达183条。
今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21年以来,西藏清洁能源、高原轻工业、文化旅游等现代产业蓬勃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初步建立。
王君正介绍,西藏加快清洁能源基地建设,2024年,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99%以上,基本实现了全清洁电力供应,成为全国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最高的地区。
“与高原人民息息相关的高原轻工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王君正说,西藏自主研发生产的“雪莲花”“格桑花”牌高原炊具购销两旺,其中,“雪莲花”牌高原炊具已累计销售120余万件,销售额达5亿元。
西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发展文旅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嘎玛泽登介绍,西藏坚持融合发展,把自然风光与特色文化结合起来,加强非遗景区景点建设,打造了一批“唐卡村”“木雕村”“藏香县”等特色乡村县。
同时,西藏紧扣“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迭代升级旅游产品和供给模式,建设配套设施,完善景区景点,优化区域性交通网络,让游客能够留得下、待得住、带得走。推进区内城际旅游协同发展、跨省旅游协作发展、国际旅游合作发展,推动旅游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
“文化旅游产业既是大产业,又是大民生。”嘎玛泽登说,西藏还通过扶持地标性特色文创、旅游商品生产销售等,扩大群众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带动群众致富。数据显示,2024年,西藏自治区接待国内外游客超6389万人次,游客旅游总花费超74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8%、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