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加速构建脑机接口 “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加速构建脑机接口 “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近日,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

  笔者认为,《意见》的出台恰逢其时,有助于构建脑机接口产业发展的“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推动中国脑机接口产业从实验室探索加速迈向产业化。

  脑机接口横跨脑科学、神经工程、微电子、人工智能、材料学等多个高精尖领域,其复杂性决定了单一技术的突破难以支撑全产业链的繁荣。长期以来,该领域存在布局相对分散、缺乏系统性协同、技术转化周期漫长的痛点,亟待构建一个多层次、共生共荣的“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系统,其中既有参天乔木——领军企业支撑产业骨架,也有灌木丛——创新型中小企业填补细分赛道,更需要阳光雨露——“政策 资本”滋养。

  其一,培育“参天乔木”,打造产业中坚与创新引擎。当前,我国脑机接口产业尚处发展早期,迫切需要能整合资源、引领方向的“参天乔木”,即具有强大技术整合能力和雄厚资金实力的头部科研机构与领军企业。《意见》明确提出,发展壮大脑机接口领域领军企业,支持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任务。

  值得欣喜的是,在政策的强力牵引下,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具备潜力的企业和机构正崭露头角。例如,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联合北京芯智达神经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半侵入式“北脑一号”和侵入式“北脑二号”两套智能脑机系统,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25年3月份,中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前瞻性临床试验完成手术植入,该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以及上海阶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

  其二,激活“灌木层”,推动细分领域创新。一个健康的“热带雨林式”生态,绝非仅有几棵参天乔木。充满活力的“灌木丛”,即众多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是生态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创新力的源泉。《意见》指出,加快培育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以及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

  这类企业深耕高性能电极材料(如开发生物相容性更高、信号稳定的材料、神经编解码算法(如实现更高效、精准的意念识别等。它们的创新活力使整个产业生态更加丰富、坚韧,不仅能解决产业链上的具体痛点,更能孕育未来新的“参天乔木”,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后备力量。

  其三,政策和资本联动,厚植产业沃土。产业生态的繁荣离不开适宜的“气候条件”。今年以来,从国家到地方层面密集出台政策,构建起滋养脑机接口产业发展的“阳光雨露”。

  例如,《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的公告》提出,“配合相关部门出台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产品支持政策”,为脑机接口医疗产品的审评审批开辟通道。国家医保局发布《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其中专门为脑机接口新技术价格单独立项。这意味着,一旦脑机接口技术成熟,快速进入临床应用的服务收费路径已经铺好。此外,北京、上海、山东等地发布支持脑机接口产业发展的政策,为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应用铺平道路。

  与此同时,资本对脑机接口产业的关注度日渐提升。今年2月份,植入式脑机接口领域企业上海阶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3.5亿元大额B轮融资,创下国内该领域单笔融资最高纪录。随着顶层设计的明晰和早期项目的验证,更多资本活水有望涌入这片充满想象力的蓝海,为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提供关键燃料。

  脑机接口“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的形成绝非一蹴而就,但笔者相信,在“参天乔木”的引领下,“灌木丛”活力不断迸发,伴随着政策精准滴灌和资本活水持续滋养,我国脑机接口产业必将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