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华厦眼科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 消费眼科业务强势引领高增长

华厦眼科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 消费眼科业务强势引领高增长

  财经8月26日讯 眼科医疗赛道激战正酣,华厦眼科却逆势交出一份营收净利双增的“硬核”期中答卷。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9亿元,同比增长4.31%;归母净利润2.82亿元,同比增长6.20%;其中,第二季度单季利润增速突破20%。尤为亮眼的是,以屈光手术为代表的消费眼科业务强势引领增长,成为业绩攀升的重要引擎,彰显出公司在复杂宏观环境下的强韧运营能力与卓越成本管控水平。

  消费眼科“扛旗” 结构持续优化

  拆解华厦眼科的业绩表现,消费类眼科项目已成为集团业绩增长“主力军”。今年上半年,以屈光手术为代表的消费类眼科项目实现收入7.89亿元,同比增长13.75%,增速显著高于其它业务板块,毛利率保持在55.21%的高位水平,显示出高附加值业务的强劲盈利能力。

  事实上,华厦眼科屈光业务的快速增长并非偶然。近年来,随着我国近视防控战略深入推进和居民视觉健康需求升级,屈光手术市场持续扩容。华厦眼科凭借在全国范围的连锁布局和品牌影响力,积极把握行业机遇。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华厦眼科旗下45家医院入选地方政府近视防控项目,通过构建青少年眼健康筛查及干预体系,不仅为区域近视防控提供专业支撑,也为屈光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除此以外,华厦眼科在白内障、眼底病等传统优势板块延续了一贯的稳定表现,业务基本盘坚实。在保持传统项目稳定输出的同时,华厦眼科还通过引入强生第七代“Catalys白力士7.0”导航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系统、瑞士Ziemer 全新一代全飞FEMTO LDV Z8多功能激光手术平台等国际前沿设备,引进蕾明视康视无极®焦深延长EDoF人工晶状体、蕾明视康视全极®连续型三焦点人工晶状体、世纪康泰亮视安®全新一代三焦点Plus人工晶状体等多款国产高端人工晶体,进一步丰富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诊疗选择,巩固其在复杂眼病治疗领域的综合服务能力。

  “尽管报告期内华厦眼科白内障项目收入因阶段性因素略有回落,但随着公司高端人工晶体的引进和手术设备升级,未来仍具备持续增长潜力。整体来看,华厦眼科通过“消费 刚需”双轮驱动的业务模式,有效平滑了单一业务波动带来的风险,展现出多元均衡的产品组合优势。”某医疗行业分析师表示。

  技术人才双突破 构建增长新格局

  作为国内最早拥有“双三甲”眼科医院的连锁集团,华厦眼科始终将技术突破和科研创新视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2025年上半年,华厦眼科明显加大了在高端技术设备领域及新术式的投入。集团旗下多家医院率先引进并推广全球首款2MHz全飞秒激光设备蔡司VISUMAX800、蔡司微创全飞秒SMILE Pro手术、全飞秒精准 4.0、爱尔康全光塑等。

  据蔡司官方信息及多项第三方临床验证,VISUMAX 800及其搭载的SMILE Pro技术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提升手术效率。“这不是简单的设备更新,而是诊疗模式的颠覆。”上述分析师评价道。技术升级由此直接转化为临床竞争力,厦门眼科中心成为全国首家 SMILE pro 手术量突破1000例的医院,手术量与质双双领跑行业。

  在科研人才方面,华厦眼科同样再获突破。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学科建设委员会主任、厦门眼科中心名誉院长刘祖国教授正式当选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至此,华厦眼科已拥有黎晓新、赵堪兴、刘祖国三位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

  “当前,民营医疗的竞争已进入硬科技与人才密度双比拼阶段。”上述分析师称,“华厦眼科依托双三甲医院作为技术和人才中台,通过连锁体系快速扩大服务覆盖范围,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成熟的优质的临床诊疗方案,再用海量数据反哺研发完成技术改进与更新,构建了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

  这一优势在半年报中得到切实印证。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申请50项,专利授权18项,发表SCI论文77篇,并参与制定8项行业标准。持续的创新积累不仅强化了其技术护城河,也进一步支撑了券商机构的判断。

  华泰证券在近期研报中表示,看好华厦眼科得品牌与技术优势,以及持续引入新术式和高端设备的运营策略,公司消费眼科板块增长强劲,未来多项业务有望延续向上态势。

  此外,政策层面同样带来长期利好。伴随“十四五”眼健康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启动,国家持续鼓励社会办医和专科医院发展,眼科医疗服务市场仍具备广阔空间。凭借技术、人才与品牌的三重优势,华厦眼科有望在行业整合中持续提升市场份额,稳步迈向高质量增长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