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数据平稳、展会密集 外贸如何更好更强?前8个月进出口贸易有何亮点?

数据平稳、展会密集 外贸如何更好更强?前8个月进出口贸易有何亮点?

  9月8日海关总署发布了最新的外贸数据。此外,近期一系列的投资、贸易、洽谈展会在各地密集展开,很多都是国家级的大型展会。

  外贸数据平稳增长、各地贸易展会密集举行,如何能让中国外贸更好更强?首先来看外贸数据,海关总署9月8日对外公布,2025年前8个月,我国货物贸易延续平稳增长态势,进出口总值29.57万亿元,同比增长3.5%。

  今年前8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3.5%

  据海关统计,2025年前8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9.57万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5.3万亿元,增长5.4%,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1.7%。

  货物贸易出口连续6个月保持增长

  从出口来看,已连续6个月保持增长。2025年前8个月,我国出口17.61万亿元,增长6.9%。其中,我国对东盟、非洲、南亚、中亚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15.8%、25.9%、10.8%、13.9%。

  海关总署:民营企业外贸增长7.4% 活力持续增强

  再来分类分项了解一下海关数据反映出的特点。

  9月8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前8个月,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16.89万亿元,增长7.4%,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7.1%。

  从地域上来看,2025年前8个月,长三角区域进出口值已超过11万亿元,对全国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中西部地区进出口5.31万亿元,规模再创新高。同时,也以10.4%的增速继续领跑全国。

  从最新公布的外贸数据来看,我国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能。凭借完备的工业体系及强大的供应链优势,中国品牌不断开拓国际市场。2025年前8个月,我国出口17.61万亿元,增长6.9%,我国出口连续6个月增长。

  前8个月外贸数据:出口连续6个月增长

  2025年以来,全球贸易格局正在经历深度调整,新兴市场迅速崛起对我国对外贸易带来积极影响。山东烟台这家石油天然气工程企业,2025年已向中亚地区交付多台压缩机组,销售额同比增长近4倍。

  外贸企业负责人李志勇介绍,他们出口中亚的天然气压缩机组,通过智能化集成控制系统,具备机组自动监控与无人值守功能,可以实现每天100万标方的天然气增压。

  油气开采设备在中亚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为适应当地风尘浓度较高的环境特点,企业通过科技创新优化产品适应性,稳稳站住了中亚市场。随着企业出口订单量持续增长,海关、口岸等部门创新开展与企业间物流信息智能互联,前置理货提升查验作业效率达30%。

  烟台海关驻港口办事处副主任陈放介绍,同时,引导企业灵活开展设备保税仓储、简单加工和分拨配送,提高资金周转效率15%以上,有效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我国对新兴市场的出口额均以两位数增长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对东盟、非洲、南亚、中亚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15.8%、25.9%、10.8%、13.9%。

  从出口商品来看,除了机电产品保持强势赛道外,近年来,随着新消费经济的兴起,与百姓生活关联度高的一些产品也逐渐形成外贸新增长点。

  以山东省为例,凭借农业大省的产业链优势,山东的宠物食品已经销往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外贸企业负责人赵合介绍,公司迎合市场需求,开发了罐头、餐盒、软包、高温蒸煮夹心段、猫条等湿粮产品,营养更丰富、适口性更好,迎合了国际市场需求。2025年1—8月份,出口宠物食品3700万元,同比增长30%。

  黄岛海关企业管理处资质管理科科长王树峰表示,为了让更多国内优质宠物食品企业取得国际“通行证”,他们实行“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在国外法律法规培训、生产工艺控制、自检自控体系建设、追溯体系建立等各环节实行全方位技术指导,加快办理境外注册推荐工作,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抢抓宠物经济发展风口。

  据统计,2025年1—8月份,山东省出口宠物食品超65亿元,占全国46%以上。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我国广大外贸企业不断以高质量供给适配国际市场需求,多样化产品赢得全球青睐。2025年前8个月,我国出口宠物经济商品合计超百亿元,远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8月份,开学经济叠加国潮IP,带动部分文具产品出口快速增长。

  前8个月外贸数据:累计进口增速逐月提高

  从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来看,2025年前8个月,我国货物贸易保持向上向好势头,放在国际经济大环境下来看,量质提升十分不易。特别是进口方面,实现了连续3个月正增长。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前8个月,我国进口机电产品4.72万亿元,增长5.2%,占我国进口总值的39.4%。同期,原油、金属矿砂等能矿产品进口量分别增加2.5%、2.8%;乳品、食用油等农产品进口值分别增长17.4%、19.6%。

  吕大良表示,2025年以来,国内生产消费回升向好带动累计进口增速逐月提高。8月当月,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部分零部件进口数量快速增长。体育用品、干鲜瓜果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商品的进口增速也达到两位数。

  我国进出口贸易前8个月有何特点和亮点?

  前8个月,我国进出口贸易方面有哪些特点和亮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专家万喆给出了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专家万喆表示,首先是贸易结构的优化。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双增长,一般贸易占比是超过六成,这个反映我国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持续增强,从加工制造向自主研发加品牌输出转型成效非常显著。加工贸易升级提速增速快于整体贸易水平,也表明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逐步上移,从单纯的组装环节向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环节延伸。

  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贸易伙伴日益多元化

  贸易伙伴也是多元化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与东盟成为增长引擎,传统市场在进行结构性的调整,也反映出我国外贸对单一市场依赖度降低,抗风险能力在不断增强。

  经营主体活力释放 出口动能转换

  经营主体的活力在不断释放,民营企业引领增长,民营企业这次看占比首超57%,成为绝对的主导力量。外资企业也在进行高端化的转型,外资正加速向价值链高端环节布局。从出口动能转换来看,机电产品和新质生产力驱动增长。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61.5%,腔镜手术机器人等高端装备进入欧美市场,也显示我国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技术突破正在转化为贸易优势。

  技术设备进口增长体现制造业升级需求强劲

  从进口结构来看,一方面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于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但是技术设备的进口还是逆势增长。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零部件,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进口都是高速增长,这实际上也说明国内制造业升级的强劲需求。

  展会密集举行 彰显开放姿态与合作潜力

  除了海关数据之外,再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中国外贸,那就是近期密集举行的各种展会。9月8日,第25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本月17日还将举行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连续的国际展会,彰显我国外贸的开放姿态和合作潜力。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

  9月8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福建厦门开幕。来自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1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团,以及15000多家企业参展参会。本届投洽会以“携手中国 投资未来”为主题,其间,将举办70多场投资专题活动和100多场专题路演。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闭幕

  9月8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闭幕,集中首次发布100余项行业新标准、新产品、新技术。签约重点项目298个,合同金额超2000亿元,涉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领域,为全球智能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17日举行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贸促会等有关负责人介绍,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9月17日至21日在广西南宁举行。45个国家约3200家企业参展,1万多家企业到会采购洽谈,新设人工智能专馆、新质生产力专馆和蓝色经济、外贸优品等展区,展览总规模约16万平方米。

  展会提供怎样的机遇?推动怎样的合作?

  密集举办的展会为我国与全球市场的深度对接提供怎样的机遇?在推动国际合作、拓展新兴市场方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专家万喆给出了分析。

  提供高效平台 促进双向投资与贸易对接

  万喆表示,首先是提供了高效的平台,比方说投洽会聚焦投资中国、中国投资、国际投资三大板块,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指引。另外也是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拓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新兴市场。政策协同上,上合峰会推动区域贸易规则统一,投洽会强化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东盟博览会深化RCEP规则落地,形成多层次的制度性开放网络。

  深化经济合作 拓展“一带一路”新兴市场

  同时,这些展会也释放政策信号,优化营商环境。展会期间,商务部发布中国外商投资报告2025等文件,彰显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投洽会也举办跨国公司座谈会、民营对话世界五百强活动,增强外资的信心。最后也是在推动产业升级和新兴领域合作,数字赋能,利用区块链AI等技术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展会也聚焦新质生产力,当然他们也在不断促进绿色低碳合作等。

  释放政策信号 优化营商环境

  这些国家级的展会作为重要的抓手,通过搭建双向投资平台,深化区域合作,释放开放政策信号,推动中国与全球市场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上深度融合。为中国与全球市场尤其是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提供深度对接的机遇。未来,随着自贸区升级和RCEP深化,这些展会将进一步助力拓展新兴市场,稳定外贸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