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严打消费类重点产品制假售假 今年已抽查1.6万余批次产品,查处5.32万起案件
产品质量安全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日前,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今年以来,围绕儿童学生用品、燃气用具、移动电源、农资产品等重点领域,市场监管总局已部署开展164类产品、1.6万余批次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目前已完成抽样工作。为遏制部分行业非理性竞争态势,防范可能出现的低价低质风险,首次开展了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整车等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同时,网售产品国家监督抽查批次较去年增加70%,将重点针对低价产品开展抽查。
近年来,因电动自行车、家用电器等产品存在质量缺陷引发的安全事故屡见报端。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副局长彭增田介绍,今年以来,全国市场监管系统聚焦消费类重点产品,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执法,依法严厉打击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以及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质量违法行为。同时,针对网络平台销售伪劣产品问题,多次对头部网络交易平台企业开展约谈,发出行政指令,督促网络交易平台依法履行企业主体责任,规范平台经营行为。
据统计,今年以来,共查处各类产品质量违法案件5.32万件,移送公安机关107件。相关违法典型案例持续向社会曝光,形成有力警示和震慑。
今年上半年,充电宝自燃事故及CCC认证问题广受社会关注。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副局长雷光程介绍,针对多起自燃事故,总局成立充电宝召回督导组赴广东、江苏等地进行督导,并开展线索排查、缺陷调查和召回工作。截至目前,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充电宝产品实施召回,涉及数量共计135万余件。
“我们进一步加严CCC认证把关力度,开展认证‘回头看’行动,组织相关指定认证机构对已获得CCC认证的充电宝、锂电池产品深入排查。”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一级巡视员李春江称,“同时,将充电宝等领域纳入CCC认证从业机构2025年‘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范围,目前已基本完成相关CCC认证机构和实验室全覆盖检查。”据悉,“回头看”期间,有关认证机构已暂停充电宝、锂电池企业CCC认证证书近9000张,撤销证书600余张。
此外,市场监管部门还通过CCC认证联网核查机制向主要电商平台定期通报被撤销、暂停CCC认证证书的产品和企业信息,督促其立即下架涉事充电宝产品,并严禁售卖带有CCC认证字样的标志标识和贴纸。目前有关电商平台共拦截相关链接约8万个。
相较于传统售假犯罪,利用电商渠道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侵权成本更低、营销模式更新、售假渠道更隐蔽、治理难度更大。今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加大网售产品监管力度,组织开展了网售重点产品质量安全赋码核验试点工作,以电动自行车、移动电源等10种重点产品为突破口,构建生产源头赋码、平台验码亮码、消费者识码用码的全链条监管机制。目前,淘宝天猫、快手、拼多多等10家平台企业已联合发起倡议,带头强化赋码产品入驻核验,自觉售卖赋码产品,并在商品界面持续亮码,共同推动赋码核验试点工作落实。
“我们将持续加强网售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把‘商品售卖类平台企业合规发展’纳入全市接诉即办‘每月一题’,并大幅加强网售产品监督抽查覆盖面和频次,较2024年同期抽查品类、抽查批次实现‘双翻倍’,对不合格产品严格溯源追查、依法处置。”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许泽楠说,今年以来,平台商品售卖类接诉即办诉求量同比下降15%,产品质量监管线上发力、惠及民生的成效初显。
疏堵结合,产品供给质量不断提升。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司长王胜利介绍,今年以来累计帮扶企业10.3万家,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助力企业增加工业产值118.8亿元,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严查风险隐患、压实各方责任、严格监管执法,同时深入推进质量技术帮扶工作,持续保持产品质量安全稳定向好态势,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王胜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