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AMC布局银行股再落一子 东方资产增持浦发银行

AMC布局银行股再落一子 东方资产增持浦发银行

  来源:中国证券

  “十一”假期前,浦发银行发布公告称,东方资产通过二级市场购入普通股及可转债转股的形式增持该银行股份。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后发现,增持市净率低于1倍的银行股,有助于改善资产管理公司(AMC的财务报表。浦发转债即将到期,当下市场比较关注东方资产会否继续增持浦发转债并转股,进而缓解浦发转债的兑付压力。

  东方资产增持浦发银行

  9月30日,浦发银行发布公告称,东方资产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二级市场购入普通股及可转债转股的形式增持该银行股份。截至9月29日,东方资产持有浦发银行普通股10.73亿股,持股比例3.44%,另持有浦发转债860万张。而今年二季度末,东方资产尚未出现在浦发银行前十大普通股股东行列,这说明东方资产在三季度大举增持了浦发银行普通股和浦发转债。

  另外,浦发银行在公告中还表示,经东方资产推荐,该银行董事会同意提名计宏梅为银行董事候选人。公告显示,计宏梅现任东方资产上海市分公司党委书记。

  今年以来,已有多家AMC增持银行股。其中,中信金融资产增持了光大银行和中国银行。截至6月末,中信金融资产直接持有光大银行股份的比例达7.93%,持有中国银行普通股的比例达4.71%。而在6月末,中国信达旗下的信达投资将自身持有的1.18亿张浦发转债全部转为浦发银行A股普通股。截至6月末,信达投资持有浦发银行普通股9.18亿股,占该行普通股总额的3.03%。

  有助于AMC改善财务报表

  对于AMC而言,投资银行股的有利之处或是改善财务报表,原因在于AMC采用权益法核算对银行的长期股权投资。

  中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肖斐斐介绍,当投资方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时,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而投资方向被投资单位派驻董事是判断是否具有重大影响的充分条件之一。

  目前,浦发银行董事会已表决通过提名计宏梅为该银行董事候选人的议案。结合东方资产对浦发银行的持股比例判断,东方资产很可能会对浦发银行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股估值普遍低于1倍市净率,AMC在配置银行股时,能够以低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成本价取得银行股权。AMC应享有被投资银行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与初始投资成本的差额可计入AMC当期营业外收入,进而影响当期利润。iF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收盘,浦发银行市净率为0.53倍。若按照权益法核算,东方资产当期营业外收入将得到充实,财务报表进而得到改善。

  其他AMC在投资银行股的过程中同样改善了财务报表。中信金融资产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在投资中国银行、光大银行的过程中,追加投资成本小于应分享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分别为189.13亿元、24.01亿元。中国信达2025年半年报显示,在投资浦发银行过程中,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为72.28亿元。这些收入均对AMC当期收入总额和当期利润产生了影响。

  能否助力浦发转债转股

  而对于浦发银行而言,浦发转债即将到期兑付是其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2019年10月,浦发银行发行了500亿元可转债,到期日为2025年10月27日。根据募集说明书,在可转债期满后五个交易日内,浦发银行将以可转债面值的110%的价格赎回全部未转股的可转债。iFinD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时,浦发转债未转股余额245.72亿元。

  一位银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若可转债成功转股,则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可得到补充。否则,发行方需按照合同条款,向债权人兑付可转债本息。在距离浦发转债到期不足1个月的关键时段,东方资产能否复刻“光大模式”,助力浦发转债转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天风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谭逸鸣介绍,所谓“光大模式”,指的是2023年3月中国华融(后更名为“中信金融资产”大幅增持即将到期兑付的光大转债,后续进行了溢价转股。中国华融的增持极大缓解了光大转债的到期偿付压力。

  若东方资产后续进一步增持浦发转债,并进行转股,同样能缓解浦发转债的偿付压力,并对浦发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补充起到正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