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如何精通 Crypto?

如何精通 Crypto?

每读一本书、每写一个脚本、每交一个朋友,都会为你的竞争优势添砖加瓦。

撰文:Tulip King

编译:Chopper,Foresight News

如果你不擅长交易,或者想要更上一层楼,就需要培养更全面的技能。加密领域中,大多数人都忽视了自我投资,这一点显而易见,但你完全可以打造自己的竞争优势。

学会独立思考

在加密领域,最令人不安的现实莫过于发现自己没有独立想法。你不断刷新 Twitter,等着粉丝量更多的人告诉你该买什么;你不是在交易,只是在跟风,而跟风者本质上永远赶不上每一场 行情派对。

读完本文后,建议你再看看 threadguy 关于思考的文章

这种 借来的信念不仅会导致糟糕的收益,还存在更深层的问题。当你基于他人的论点交易时,其实是在试图复制对方的完整思维模型,却对其底层逻辑一无所知。你不知道是什么因素促使他们做出这笔交易,不了解他们的风险管理策略,更不知道他们何时会改变想法。他们可能正在你买入时出货,而你只有等到他们晒出止盈截图时才会猛然察觉,这种戏码我已经见过上百次了。

比如,某个人凭借独到见解,提出 AI 与加密结合的论点。他会悄悄建仓,或许分享一些初步想法,用批评来检验自己的框架;等到信念足够坚定、公开表态时,仓位早已就位。随后,跟风者蜂拥而入,推高他的持仓价格,恰好为他提供了退出所需的流动性。最初的思考者之所以赚钱,并非因为他对技术的判断正确,而是因为他洞悉了信息传播的规律。

解决办法不是找更靠谱的人跟风,而是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这听起来抽象,但其实有迹可循。

多阅读

市场中的原创思维源于 接触与众不同的信息源,并通过自己的分析框架加工处理。

我们都在读同样的热门推文,同样的 Substack,它们会在同样的 Telegram 群组里被分享。这就形成了回音室效应,每个人掌握的信息完全相同。当所有人信息一致时,没人能拥有竞争优势。

真正的机会藏在小众角落里。比如 2022 年 Jacob 的《Hyperstructures》一文,大多数人没读过,却几乎预言了当前 DeFi 的全面复苏;再比如 2014 年 Pierre Rochard 的《Speculative Attack》文章,阐述了比特币采用的博弈论,十年后仍在影响市场。这些不只是好文章,更是能让你预见未来行情的分析框架。

去读一本像《股票大作手回忆录》这样的书吧。我敢保证,拓宽阅读来源和类型,你一定会有所收获;我也敢说,无论你现在读多少,都还不够。尽可能往自己的脑子里塞进更多信息,这只会有好处,没有坏处。

同时,阅读不要只局限于加密领域。读 Semi Analysis 关于台积电竞争护城河的分析,能帮你理解科技产业与加密的联动;Luke Gromen 关于美元体系动态的研究,比任何链上分析师都更能解释比特币为何在特定时点上涨;如果你想判断特朗普在任内能实现什么、不能实现什么,就去读 Curtis Yarvin 关于美国政府权力结构的文章。

Kel 为了找机会,甚至在读 60 年代的书

多元阅读的复利效应惊人。当你了解日元套利交易的运作逻辑,突然就明白加密为何会在特定时间下跌;当你研究 奢侈品牌如何制造人为稀缺性,就能在 NFT 玩法流行前看穿其套路;当你知道英伟达如何分配 H100 芯片,就能分辨哪些 AI 代币有真实算力支撑,哪些只是营销噱头。

另外,请你一定要读项目文档,至少要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

多写作

写作是可视化的思考。你那些看似高明的交易论点,一旦试图写下来解释清楚,就会暴露漏洞。写作会迫使你直面 「逻辑缺口」「未验证的假设」 和 「没建立的关联」。

我开始写长篇分析,不是为了吸引读者,而是为了理清思路。当你写下为什么看涨某资产时,无法再用感觉不错或 社区氛围好这类模糊的理由搪塞。你必须明确指出具体催化剂,识别真实风险,设定清晰的止损点。单是这个过程,就能帮你避开 90% 的糟糕交易。

坚持写作,奇迹就会发生。你的大脑会开始以不同方式处理信息,不断寻找值得探索的关联和模式,逐渐形成我所说的 「论点思维」,能在可交易叙事成为共识前就发现其苗头。这是一种通过反复练习培养出的模式识别能力。

学会运用数据

区块链是有史以来最透明的金融体系,每笔交易、每个钱包转账、每个智能合约交互都是公开可查的。但大多数交易者只看 CoinGecko 上的三张图表,就敢说自己做了研究。

加密领域的信息不对称,不在于获取渠道(所有人都能看到相同数据),而在于解读与整合能力,在于提出更好的问题,并知道去哪里找答案。

看看 Average Joe 的 Twitter 主页,就知道他为了找到支撑自己论点的数据有多执着

以收益分析为例:DeFi 协议会产生真实手续费、真实收益、真实收益率,但大多数交易者只会等别人计算好这些数据,整理成漂亮的仪表盘。而任何会用 Dune 写基础 SQL 查询的人,都能在数据登上 DeFi Llama 之前,算出某协议的收益;他们能在趋势变化成为推特话题的几周前就发现它们。

学会编程

加密领域的一切都可编程,这一认知应彻底改变你与市场互动的方式。我们不是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不需要彭博终端或机构权限:每个协议都有 API,每个合约都能直接调用,每种策略都能自动化执行。

从简单的开始,写一个每小时检查挖矿收益的脚本,做一个特定钱包交易时提醒的工具,创建一个在现货仓位附近提供流动性的基础做市程序。这些都不是复杂的代码,ChatGPT 就能写出大部分。但它们能让你从手动点击操作,升级为以互联网速度操作的交易者。

你见过有人用做市策略,一晚上在 ASTER 上赚了 40% 吗?

编程带来的复利效应可能非常惊人。想象用定向做市脚本让每笔买卖多赚 1%,用自动复利工具让每个收益农场多赚 2%,用刷量脚本让自己在所有积分计划中跻身顶级行列,用女巫攻击脚本优化空投收益。

更重要的是,编程会迫使你系统化思考市场。代码不会掺杂情绪,程序不会恐慌抛售或 FOMO 买入。当你把交易策略转化为代码时,必须定义精确参数、特定条件和清晰逻辑,单是这种纪律性,就能大幅提升你的交易水平。

学会交易

你应该尝试交易所有东西。试试 NFT?或许你其实擅长体育***?见过那些新出的预测市场吗?知道 Logan Paul 有一张价值 500 万美元的宝可梦卡牌吗?

如果判断不准市场方向,就学习价差交易;如果喜欢刺激,就打开 1 分钟 K 线图。我认识一个纽约人,靠买卖餐厅预订位,一年赚了六位数。

核心在于一切皆为市场,且任何市场都有多种交易方式。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直到亲自尝试。当然,这会让你亏钱;但说实话,没亏过几十万美元,就别想赚几百万美元。市场不会免费教你任何东西,你得习惯「交学费」。

如果这不是你想要的,也没关系。把比特币存进冷钱包,让 401k(美国退休储蓄计划)自动运行就好。但如果你想追求卓越的成就,就必须学会直面市场的天然风险。

Alexander Good 还兼职交易宝石,这就是他比你厉害的原因

广泛交易的另一个好处是:市场和策略种类繁多,你很可能会发现自己在某些领域有天赋。在我看来,这种多样性是长期市场成功的关键 。没有永远的市场:有时 Solana 生态里找不到任何赚钱策略,但 「一扇门关闭时,另一扇门会打开」。此时,你需要具备适应市场热点转移的能力。

跨市场的熟练度能让你具备反脆弱性:当加密进入深度熊市时,你可以交易选举预测市场;当 NFT 降温时,你可以转向收藏品;当 DeFi 收益率压缩时,你可以去 体育***市场提供流动性。游戏仍在继续,只是场地变了。

学会社交

加密领域天生适合搭建人脉网络,因为它本质上是 互联网原生的。地理位置不重要,学历背景不重要,只有思考质量和提供的价值重要。只要方法得当,这是一个非常平等的领域。

社交的关键是先付出,再索取。分享你开发的工具,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复杂概念,为他人牵线搭桥,回答问题时不图回报。利他主义是有效的。你为生态注入的价值,会成倍地回馈给你。

你不必讨厌小圈子,如果你能交到朋友,获得几个优质 Telegram 群组的邀请,就够了。打造个人品牌,别怕在网上发表观点,真诚发帖。最重要的是,别关掉私信,你永远不知道谁会主动联系你。

如果能做好社交,你就不必永远正确,也不必永远在线。你可以建立一个互相支持的核心朋友圈,相信我,有帮手的话,一切都会容易得多。

结语

大多数人读完这篇文章,还是会回到 「刷新 Twitter 等下一个 推荐」 的老路上 ,没关系,市场需要退出流动性。但对于那些懂了的人,那些明白加密领域奖励「有准备的人」的人来说,机会是巨大的。

你现在搭建的基础设施 —— 知识上的、技术上的、社交上的 —— 会产生永恒的复利。每读一本书、每写一个脚本、每交一个朋友,都会为你的竞争优势添砖加瓦。

这些,就是你在这个市场中获胜所需的技能。我知道自己一直在培养这些能力,所以除非你也这么做,否则你至少赢不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