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秋粮收获近七成 记者实地探访抢收抢烘一线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秋粮收获近七成。分作物看,中稻过七成、玉米过六成、大豆过八成。分区域看,西南过八成,西北过七成,黄淮海过七成,东北和长江中下游六成半,华南近三成。
秋收遇连阴雨 调整收储方式
经过连日抢收抢烘,黄淮海地区秋收进度偏慢幅度正进一步缩窄。在河北,秋收进度已过八成半。当前,还没收上来的秋粮怎么样了?记者实地探访。
上午十点,记者跟随石家庄赵县种粮大户张立中来到了他家的玉米地。张立中告诉记者,眼前的这500多亩玉米受降雨影响还没来得及收获,现在虽然天气晴了,但地里积水还在,机械暂时无法进来。
前些天趁着降雨间隙,张立中抢收回来一部分玉米,但为了抢时间,部分玉米采用装袋式堆积,很容易发霉。在农业专家建议下,张立中及时将储存方式调整为了“上架”模式。
部分小麦播期推迟 专家建议“宁晚不抢”
在河北,部分地块由于湿度较大,冬小麦播种将推迟。晚播麦将如何保丰收?看农业专家介绍。
种粮大户张立中告诉记者,眼前这400多亩地在半个月前就收完了,但持续降雨导致土壤湿度过大,小麦一直没法播下去。
冬小麦播种直接关系到明年的夏粮丰收。在黄淮海其他受降雨影响区域,冬小麦播期也都有所推迟。为了抢抓农时压茬开展秋冬种,农业农村部邀请了黄淮海地区小麦专家,召开线上视频会,一起想办法。
专家们表示,降雨有效补充了前期因长时间持续高温干旱导致的土壤墒情不足,增加了深层土壤储水量,为小麦足墒播种和返青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面对复杂的麦播形势,农户们不能疏忽大意。
专家建议,宁可晚种,不能抢种。对于有积水的农田,要及早排除田间积水,对于天晴后地表很快露白的田块,要待土壤墒情基本适宜时抓紧翻耕整地、抢时播种,同时也要合理控制播种量。
专家还建议,如果播期推得太迟,到11月甚至11月下旬还不能播种,可以换一些早熟品种,同时以“肥”补晚,因为晚播小麦通常前期长势较弱,通过施足底肥可以促进小麦苗期的生长发育。
挣了还是赔了?听农民算账
目前,山东秋收进度已过七成。菏泽是全省受连阴雨影响较大的区域,记者赶到这里时,当地秋收正在扫尾。一场秋粮保卫战打下来,战果如何?记者在采访中请种粮大户算了一笔账。
今年36岁的张凯是郓城县侯咽集镇种粮大户,他今年种了380亩玉米,今年他抢收和抢烘秋粮主打一个“快”字。
张凯说,目前他的380亩玉米已经全部收完,并且全部都卖掉了。虽然今年又碰上了自然灾害,但是他没有赔钱,还有了一定的收入。
除了农资、管理花费,还有收获费用和地租,总共算下来每亩成本是935元。他这次把玉米卖到烘干中心是按照每斤5毛钱左右来卖的,每亩卖了1030元,这样算下来,每亩地纯利润是95元,种的380亩地总计36100元。除此之外他还得到一笔保险公司赔偿的费用。
菏泽郓城县侯咽集镇种粮大户 张凯:今年可能阴雨天气对我们特殊照顾,我是380亩地,给我预赔偿了8000块钱,已经到账了。
张凯告诉记者,将来保险公司全部赔付到位后应该是13000元左右,这样他今年秋收虽然遭遇了连阴雨,但总体能挣4万多元。目前他正在加紧准备秋种,下一季粮食,他准备按照农业农村部门推荐的小麦单产提升全套技术再努把力,力争多增加一些收益。
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