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强化金融服务供给 有力有效做好“五篇大文章” 中国银行公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
10月28日,中国银行公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
今年以来,中国银行坚持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有力推进经营管理各项工作,经营业绩稳中有进,以自身发展实绩实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经营运行持续稳中向好
财务效益稳中有进。前三季度,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921亿元,同比增长2.72%,保持平稳增长。实现税后利润1,896亿元、本行股东应享税后利润1,777亿元,同比增长1.12%、1.08%,变动趋势较上半年改善。集团净息差1.26%,与上半年持平。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0.70%,净资产收益率(ROE8.98%,成本收入比26.90%,均保持在合理区间。
业务规模稳步增长。截至9月末,资产总额37.5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10%。其中,客户贷款总额23.3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15%;金融投资总额9.4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98%。负债总额34.3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87%。其中,客户存款总额25.6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10%。
客户基础增量提质。全量对公客户数、全量个人客户数、个人客户全量金融资产等业务规模稳步提升。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个人中高端客户占比提升0.19个百分点。
全方位强化金融服务供给
加大重点领域金融资源投入。截至9月末,境内机构人民币贷款较年初增加1.67万亿元,增长9.15%。设备更新贷款余额超1,300亿元。境内制造业贷款余额3.3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10%。战略新兴产业贷款余额3.1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6.29%。
全力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积极落实落细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及时开展对客宣传触达,推动具体举措加速落地,助力政策红利惠及广大消费者。持续深耕消费场景,支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截至9月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6.11%,借记卡快捷支付交易额突破6万亿元。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贷款余额5.05万亿元,比上年末新增6,238亿元,增幅14.10%,同比实现多增。发挥特色专业优势,丰富拓展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以务实举措助力民营企业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助力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服务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按照国家政策提供最优房贷首付比例和利率,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持续加大住房按揭贷款投放力度,前三季度个人住房贷款累计投放超4,000亿元。
推动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积极开展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累计服务百余家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计划。持续支持互换便利政策落地,截至9月末,与18家符合条件的机构开展互换便利项下回购业务共228笔,金额1,009.13亿元。
有力有效做好“五篇大文章”
科技金融持续发力。截至9月末,科技贷款余额约4.7万亿元,授信户数超16万户。持续丰富科技领域金融服务供给,运用股、债、保、租等方式支持科技创新,科技金融综合化服务累计供给超过8,300亿元。扎实推进AIC股权投资试点业务,在多个试点城市设立了16只股权投资基金,合计认缴规模117.6亿元,并在商业航天、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关键领域落地一批股权投资项目。
绿色金融保持领先。绿色贷款余额超过4.66万亿元,比上年末同口径增长20.11%,境外绿色贷款居彭博“全球绿色UoP贷款”“全球可持续性挂钩贷款”“全球绿色贷款原则贷款”排行榜中资银行第一。承销境内、境外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分别保持中资同业市场首位。绿色债券投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位列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NAFMII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投资人第一。
普惠金融增量扩面。截至9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2.7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99%;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客户数突破179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9.81%。为超过5万户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授信超7,300亿元。连续4年开展“千岗万家”专项活动,前三季度向稳岗扩岗企业发放专项贷款超4,400亿元,以金融之力稳企业稳就业。持续加大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信贷支持,贷款余额近9,400亿元,服务人数近138万户。支持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强农田、农资及粮食生产流通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涉农贷款余额2.9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47%。重点帮扶县机构贷款增长17.14%,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养老金融稳步提升。加大养老产业信贷支持,截至9月末,养老产业贷款比上年末增长20.90%。持续服务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企业年金个人账户数、企业年金托管资金规模位居市场前列,服务企业年金客户超过2万家,个人养老金累计缴存客户占比较年初提升11.14%。持续提升线上线下网点适老化服务水平,手机银行APP养老金融专区全新面客,已建成养老金融特色网点超一千家,创新组建140家“社区助老服务联合体”,助力“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建设。
数字金融加速赋能。深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加强“业数技”有机融合,加快建立数据驱动的经营管理新模式。敏捷响应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加快产品创新推广,提升客户营销、风险管理、经营决策等关键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提质跃级,同比增长8.32%,数字人民币消费额保持市场领先。
巩固提升全球化优势、综合化特色
全球化优势进一步巩固。境外商行营业收入贡献度稳中有升。强化全球化顶层设计,提升全球化治理能力。推进实施全球布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工作方案,动态优化境外商行差异化发展策略,精准把握不同区域市场特征,引导各机构加快发展转型,强化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以港澳为主体、多极发展的全球化新格局。持续巩固港澳地区领先主流银行优势,强化中银香港东南亚区域总部功能,赋能东南亚机构发展。加强中银欧洲作为欧盟区域总部的能力建设,持续推进中后台集约化运营。
“稳外贸”金融供给不断加大。为企业办理国际贸易结算业务规模稳定增长,服务跨境结算客户覆盖面同比增长近14%,境内机构办理国际结算量超3.3万亿美元、跨境人民币结算量13.2万亿元,均同比增长超17%,市场份额稳居同业首位。悉心支持培育外贸新动能,加快完善跨境电商结算“全球化响应、全链条支持”服务体系,前三季度跨境电商结算业务规模近8,500亿元,同比增长超47%。
跨境人民币领先优势持续巩固。持续支持扩大CIPS全球网络覆盖面,集团CIPS直接参与者和间接参与者数量继续保持同业第一。在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全球35家人民币清算行中占16席,继续保持同业第一。前三季度,共办理跨境人民币清算业务784.83万亿元,继续保持全球领先。持续探索人民币在新场景的应用,深度参与中马(马来西亚、中柬(柬埔寨、中越(越南跨境二维码支付项目,有力拓展在境外部分国家清关、缴税等场景的人民币使用。
服务“走出去”“引进来”质效提升。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为指引,助力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持续巩固跨境资本市场服务竞争优势,熊猫债、中国离岸债券、离岸人民币债券承销量市场排名保持第一。倾力打造首家中资全球托管银行,全球托管产品服务体系、运营效率持续提升,全球托管规模4.8万亿元,服务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托管综合实力领跑中资银行。助力企业打通在岸和离岸资金通道,跨境资金池数量、交易量保持市场领先。
综合化服务体系持续完善。行司协同发展不断深化,围绕做好“五篇大文章”进一步明确重点业务协同方向与策略,因地制宜开展综合经营撮合、营销活动,落地债转股、金融租赁、投资银行、股权投资等重点联动项目,全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多家公司核心业务指标实现争先进位。
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深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做好系统性风险防范,完善风险研判排查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闭环管理机制,加大数智化转型力度,前瞻做好各类风险管控。有效应对金融市场波动,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整体可控。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动态优化授信管理机制,加强重点领域资产质量管控,稳步推进不良化解,提高清收处置质效。截至9月末,集团不良贷款率1.24%,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96.60%,资本充足率18.66%,风险抵补合理充足。
强化内控合规管理质效。健全内控案防管理机制,组织案防薄弱机构和高风险领域治理。加强反洗钱精细化管理,优化尽职调查管理机制,持续推进境外合规管理长效机制建设。
全力加速数字化转型
持续加固数字化转型基础。信息科技监管评价实现连续两年评分提升。扎实推进40个科技战略项目建设,优化应用项目管理机制,项目平均交付周期同比下降18.70%。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云平台服务器总量达4.5万台。
推进公共基础能力建设。健全数字化精准营销和客户运营工具,优化交易集约、远程核准功能,累计完成81支高频交易的集约上收,运用数字化技术提升智能审核能力。
深化新技术创新应用。发布人工智能应用与推广工作方案,使用大模型技术赋能全行100余个场景。持续推进基层减负,金融影像识别功能具备超260种特色票证识别能力。
赋能业务发展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分行数字化转型成果复制推广,着力孵化优秀数字化转型新成果,以局部先行先试牵引全局迭代优化,提升全行数字化经营管理质效。
中国银行将继续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主责主业、坚守初心使命,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以服务金融强国建设为主线,以建设强大的金融机构为目标,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努力实现集团“十四五”圆满收官,为“十五五”顺利开篇筑牢坚实基础,为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