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注重持有人体验 公募基金频现密集分红
证券时报记者 安仲文
公募行业的激烈竞争已经“卷”到基金分红领域。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当前基金闪电分红、月月分红,正成为公募行业的常态,部分产品甚至在基金合同规定可不分红的情况下,也实施闪电分红,更有基金产品在跌破面值、收益亏损数千万的背景下多次分红。
业内人士认为,基金分红已经成为各大公募吸引投资者关注的重要营销策略,在某种程度上也刺激了基金经理升级选股持仓理念,分红需求的不断扩张刺激着基金更多转向低估值红利资产。
公募频现密集分红
在公募行业逐步走上成熟格局以及存量市场竞争的背景下,分红已经成为一种行业理念。
南方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日前发布公告,该基金产品将在7月16日实施现金分红,分红方案为每10份基金份额派现0.05元。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是一只刚成立两个月的次新基金,本次分红堪称闪电分红。该基金在基金合同中也规定,若基金产品生效不满3个月,可不进行收益分配。
另外,广发中证红利ETF也发布公告,该基金产品将实施2025年的第六次分红。广发中证红利ETF成立于2024年3月,该产品在成立后的第四个月,即2024年7月开始实施首次分红,之后已经成功实现月月分红。
部分基金产品甚至一个月分红两次、三次。西部利得央企优选日前发布公告,该基金将在7月16日实施月内第二次分红,也是该基金产品今年内的第九次分红。值得一提的是,该基金产品在2025年3月分红两次,在5月分红多达三次,6月份也实施了两次分红。
随着公募行业将回馈投资者作为社会责任的核心议题,基金的高频分红也成为许多基金产品实施营销的重要策略,仅今年7月以来就有近百只基金产品实施分红。
“破净基”也分红
除了闪电分红、高频分红,部分破净基金还出现在亏损状态下仍坚持分红的情况。
华南地区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日前发布公告称,旗下一只港股通ETF基金将在7月17日实施2025年内的第二次分红,分红方案为每10份基金份额派现0.1元。但这只成立于2024年6月末的基金产品,仍处于跌破基金面值状态。
分红公告显示,截至分红方案的收益分配基准日2025年6月30日,该产品在基准日可供分配利润为亏损近4500万元。而且其成立后的一年时间内,已经完成两次基金分红,并将实施第三次分红。
北方一家大型公募日前也公告,旗下一只QDII基金将在7月15日实施年内第二次分红,但该基金截至基准日可供分配利润仅有约20万元。
深圳一位基金人士认为,虽然部分产品分红条件不是很充足,但还是出现“强行”分红的行为,也推进了基金产品更加注重对持有人体验的关注,同时也反过来刺激基金公司将长期投资、稳定收益作为产品的根本。
激发基金经理价值选股
基金“卷”分红的现象也促使基金经理在选股理念上升级,从而刺激更多的资金覆盖稳定收益类品种。
前海开源基金一位偏好低估值赛道的基金经理认为,公募行业的投资理念正处于更新升级的趋势当中,随着红利策略在市场上逐步流行以及基金产品分红需求扩大,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公募资金覆盖到红利资产上。
南方基金基金经理恽雷认为,红利策略的底层还是属于价值型策略,价值型策略侧重于公司能否持续产生自由现金流,同时关注估值的安全边际,因此中长期获得绝对收益的可能性较高,红利资产的本质是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企业在步入成熟期之后,通过现金分红、回购注销以及派发红股等方式积极回报股东的一类资产。因此,符合红利属性的公司,往往具备健康强劲的资产负债表,持续不断创造自由现金流的能力,以及维持性资本开支为主的经营特征,红利策略通常也具有一定的逆人性特征,与市场中投资者普遍追求高质量、高成长公司的主流审美不一致,策略的拥挤度较低,具备较长期的有效性。
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