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快递中感受中国经济的稳与进
从最新公布的“物流业”数据来看,快递业跑出“加速度”正是中国经济“稳”的基础和“进”的注脚: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71.3万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高于GDP增速0.3个百分点;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956.4亿件,同比增长19.3%;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比2024年达到千亿件提前了35天。
从“次日达”到“小时达”,快递物流基础设施持续完善。过去,消费者关注的是“能不能送到”,而今天消费者的要求变成了“多久能送到”。为缩短配送时间,企业通过增设集运中心、布设前置仓、开通高铁专线等提升网络能力,实现“小时达”“当日达”服务。当“小时达”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标配服务时,消费场景就会变得越来越多元。例如,深夜想吃的夜宵半小时内即可送达;办公所需的数码配件当日就能送达。物流网络越完善,消费预期就越稳定,经济增长的底座也就越牢固。
从“汗水物流”到“智慧物流”,技术迭代重塑产业效率。物流行业之所以保持快速增长,离不开技术革新。针对直播电商等带来的小批量、多批次订单特点,企业广泛应用无人车、AI分拣系统等智能设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成功适应碎片化需求,推动行业从粗放式向精细化、智能化服务模式转型。当前,快递业不再只是“搬箱子”,而是成为撬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杠杆”。
从“包邮区”到“全域通”,政策发力激活内需潜力。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快递进村”等政策不断推出,快递小哥把日用品、家电等产品送到了田间地头、雪域高原。与此同时,近年来,政府出台多项针对助农直播电商的扶持政策,县乡市场消费活力持续增强,城乡物流双向更趋畅通,电商物流农村业务量回升明显。数据显示,6月份电商物流农村业务量指数升至130.4高点,比5月份回升0.8点。政策打开需求闸门,形成“促消费—畅物流—兴产业”的闭环。
快递车继续向前奔驰,以高效流通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以创新驱动培育新质生产力,以政策协同打通城乡、东西、内外循环,加速区域协调发展,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注入持久动力。